与以往一样,在119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中,反倾销仍占据最大比例,达到91起。此外,反补贴19起,保障措施9起。119起贸易摩擦案总金额143.4亿美元,同比大幅上升76%。
商务部披露,针对中国钢铁产品,去年21个国家或地区发起立案调查49起,涉案金额78.95亿美元,案件数量和金额同比上升32.4%、63.1%。其他贸易摩擦较多的产品集中在化工和轻工领域。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去年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案件数量达到历史高点;二是光伏等重点产业、瓷砖、轮胎产品遭到多国设限;三是贸易摩擦政治化、措施极端化倾向明显,终裁税率普遍较高。
去年贸易摩擦加剧的情况在今年预计难有改观。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局长王贺军此前表示,今年贸易摩擦形势可能比2016年更加严峻。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投资研究部主任刘英奎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目前世界经济低迷,各国贸易保护政策迭出。去年以来,发达国家出台贸易限制措施的速度达到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外,中国入世15年后,“替代国”条款理应终结,但中国最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盟、日本均试图延续反倾销“替代国”做法,这些都会导致贸易纠纷增加。
过去几年,钢铁等传统产业一直是贸易争端的多发领域。不过,刘英奎认为,未来高新技术领域的贸易争端可能会增加。
“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向价值链高端迈进,与发达国家产业由上下游互补关系逐步转化为竞争关系。目前,中国在高铁、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汽车、新能源等领域已有较强竞争优势。”刘英奎说。
面对持续激增的贸易摩擦,商务部积极应对,努力营造公平贸易环境。2016年,30余起贸易摩擦案件争取到无措施结果,为国内企业保住了34亿美元的出口市场,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贸易摩擦高发对中国有关行业的冲击。
不过,孙继文强调,贸易救济措施是一把双刃剑,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希望各国审慎、克制、规范使用贸易救济措施。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