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赛维主要资产集中在五家子公司,分别为江西赛维LDK光伏硅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光伏硅”)、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太阳能”)、江西赛维LDK太阳能多晶硅有限公司(下称“多晶硅”)、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新余)有限公司(下称“新余公司”)、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南昌)有限公司(下称“南昌公司”)。
根据最新重整方案情况,资产评估金额已经较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有了大幅度的调整,评估合计金额76.52亿元,较第一次评估下降45.34亿元,降幅达37.20%。而2016年3月1日-2日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上的初步评估为:赛维集团光伏硅、多晶硅、太阳能、新余公司四家企业资产评估总值共计121.86亿元。
与此同时,银行的清偿率也大打折扣,根据获取的清偿率统计显示,方案变更后,银行的整体清偿率仅有14.75%。一位债权人表示,三年救助之后,赛维重整的清偿率仍然如此之低是难以接受的。“在光伏行业低迷时期进行重整的无锡尚德和超日太阳,清偿率也有31.55%和20%。”
对债权银行而言,重整方案并未符合他们的预期,但若被否决,很可能自此失去表态的机会——按照企业破产法相关条款,未通过重整计划草案的表决组再次表决,如果仍未通过但草案符合相关条件的,管理人可报请当地法院强制裁定批准。
这让债权银行陷入了“两难”境地。
赛维的大起大落
受国内外市场的双重影响,江西赛维集团近几年的经历可谓“大起大落”,从政府扶持的“宠儿”到纽交所抛弃的“浪子”,赛维集团不仅股权发生了变更,其早年为解决资金危局所欠下种种债务也到了“寻主”的时刻。
2012年,为防止集团风险发生,江西省政府牵头设立了20亿元的维稳基金,专项用于各家银行倒贷。在银行的配合下,2013年11月江西赛维集团银团正式筹组成功。据悉,为减轻企业负担,各银团参加行在发放银团贷款时给予了利率下浮10%的优惠,并将部分银行融资由短期融资置换为中长期贷款。
此外,各银团还参加行按照“自行消化,新老划断”的原则,对赛维集团的存量贷款利息(欠息)进行了妥善处理,防止企业贷款在全国企业征信系统中出现不良记录,重整之后才有部分债权行将分类调整为不良。
这次“维稳”虽然让赛维集团暂时度过了危机,但却为公司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光伏企业长期遭遇“寒冬”,让公司不得不从纽交所退市,也不得不进行破产清算。
国内方面,集团共有子(孙)公司23家,2015年下半年起,光伏硅、多晶硅、太阳能、新余公司、南昌公司这5家公司被申请破产重整,分别分布在公司硅料、硅片、电池和组件产业链。
重整方案“变脸”
2015年底,新余市中院陆续宣布光伏硅、太阳能、新余公司、多晶硅和南昌公司实施破产重整,并指定新余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破产清算组,担任破产管理人,由江西姚建律师事务所负责破产具体事务。
获取的资料显示,今年3月初,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举行,会上通报了资产评估情况。根据初步评估,赛维集团四家企业资产评估总值共计121.86亿元,光伏硅、太阳能、新余公司、多晶硅的资产评估价值分别为62.55亿元、47.35亿元、5.15亿元和6.81亿元。南昌公司目前仍处于债权申报和清产核资阶段。
4月20日,管理人发布招募战略投资者公告,共有8家公司和4家联合体报名。之后,随着招标、重整事项的推进,赛维集团与各债权银行沟通了债务解决的方式。
当时的方案是,将重整企业的金融债务按照“30%以上比例削债+小部分留债+大部分债转股”的思路处理,即整体削债30%以上再留债,且保证留债后企业资产负债率低于50%,符合上市标准。剩余的大部分债务折价转股,投资者以现金入股方式取得对新公司的绝对控股(50%以上)。
7月25日,A股中小板上市公司易成新能公告,将以3亿股加5.5亿元现金接盘太阳能和新余公司。此外,多晶硅已停产不具备重组条件,将直接被破产清算。而光伏硅则由管理人选定的苏州希恩门贸易公司进行重整。
但是,债务的清偿并不顺利。在8月12日召开的第二次债权人会议上,几家公司的评估金额却突然下降45.34亿元,合计评估金额约76.52亿元,降幅达37.20%。光伏硅、太阳能、新余公司、多晶硅的资产评估价值分别为25.22亿元、44.89亿元、3.61亿元和2.8亿元。
债权行陷入“两难”境地
资产评估价值大幅缩水,使得银行的整体清偿率直接降至14.75%,这让大部分银行不能接受,在第二次债权人会议的表决中投下了反对票或者弃权票。
据管理人通报,光伏硅、太阳能、新余公司的清偿率分别为11.49%、6.62%、3.4%。而以上三家公司的金融债权分别为159亿元、88亿元和23亿元,总计约270亿元,其中国开行涉及债权72.6亿元,建行47.3亿元,农行、招行、民生均超过30亿元,中行约18.7亿元等。且大部分银行均为普通债权,按照该清偿比率,银行能拿到的偿付金额将大为减少。
一位债权人表示,三年救助之后,赛维重整的清偿率仍然如此之低是难以接受的。“在光伏行业低迷时期进行重整的无锡尚德和超日太阳,清偿率也有31.55%和20%。”
据记者了解,四家公司整体估值之所以出现大幅下调,原因在于赛维集团重整公司的评估数据经过调整,并根据“重置成本法”进行了大幅度的下调。业内人士分析,采取这种快速变现的方式,评估资产价值将会严重损耗,往往是为了确保一定有人接盘才“不得已而为之”。
某债权行人士表示,重整案件不同于普通的破产清算,重整目的是通过债务的调整使企业摆脱包袱从而获得新生,因此在资产估值上,应该结合企业实际盈利情况、现金流等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来综合考虑。
另一位债权行人士则认为,赛维的重整方案与其实际经营情况不匹配,存在价值低估。以硅料公司重整方案为例,硅料公司目前账上有现金2亿元,每月能产生5000万元的现金毛利,而韩国的希恩门公司仅仅出现金1.3亿元就控制了硅料公司;而2016年上半年,赛维集团破产重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59亿元,同比增长115%,实现现金毛利6.2亿元,评估结果与公司实际的经营状况完全不匹配。
就在各债权银行对重整方案提出疑议的同时,他们也陷入了“两难”境地。
按照企业破产法相关条款,未通过重整计划草案的表决组再次表决,如果仍未通过但草案符合相关条件的,管理人可报请当地法院强制裁定批准。
而在第二次债权人会议的第一次表决中,大部分债权人投下了反对票或者弃权票,如果最后真的走上“强制裁定批准”这条路,银行担心相关的债权清偿率有可能更差。
不过,查阅相关法律了解到,破产法并未限制重整方案的表决次数,因此原则上不会立即执行强制裁定批准。目前,各债权行正采取行动,多次向江西省政府、银监局和金融办等有关部门反馈相关诉求,但未有效果。
- 山西煤企补血:七大集团负债总额超万亿 贷款重组
- 双良集团副总裁缪志强:绿色理念撬动节能市场
- 欣泰电气上半年亏损365万元
- 中煤能源上半年扭亏实现净利润超过6亿元
- 国网晒电改成绩:7月省下216亿 拟建全国统一
- 修正药业二度进军保健酒业 营销渠道仍为短板
- 华能持续甩卖煤炭资产 香饽饽变成烫手山芋
- 三峡集团百亿海上风电成本居高不下 盈利痼疾待解
- 大唐发电1元剥离煤化工资产刚敲定 多伦项目又现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