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涪陵气田累计产气超过150亿立方米
2018-3-26 16:34:07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本文相关报告 REPORTS | |
![]() | 2018-2023年中国页岩气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受北美成功开发页岩气的影响,页岩气成为全球能源热点,欧洲的德国、法国、波兰,拉美的阿根廷、墨西哥、巴西,亚太的澳大利亚、中国、印度、印尼等30多个国家纷纷积极开展页岩气技术研究和试验开发,在全球掀起了... |
25日,记者从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获悉,日前,该公司在重庆綦江丁山地区实施的重点探井丁页5井试获工业页岩气产量,这是丁山地区第五口获得页岩气流的探井,标志着一个新的页岩气开发阵地即将诞生。
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总经理郭旭升介绍,丁页5井的突破进一步证实丁山中深层为页岩气高产富集带,资源量大,具有商业开发潜力;进一步完善了埋深4000米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工艺技术,为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积累了技术和经验。丁山页岩气藏的发现是海相页岩气“二元富集”理论指导勘探实践的又一成功案例。
在前期勘探过程中,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的科研团队通过探索和总结,创新提出了“深水陆棚优质泥页岩发育是页岩气‘成烃控储’的基础,良好的保存条件是页岩气‘成藏控产’的关键”的海相页岩气“二元富集”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2012年至2015年,中国石化发现并探明了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2015年至2017年,发现并探明了江东—平桥区块。截至2017年底,涪陵气田累计获得页岩气探明储量6008亿立方米,累计产气超过150亿立方米,建成100亿立方米产能,使我国成为与美国、加拿大鼎足而立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大国。2018年1月,“涪陵大型海相页岩气田高效勘探开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据我国有关部门的统计表明,涪陵页岩气田的发现带动了国内页岩气勘探成果的持续扩大。2012年以来,四川威远和长宁、重庆綦江和永川、湖北宜昌、云南昭通、贵州安顺等地区相继实现了海相页岩气勘探突破。我国页岩气探明储量从无到有,5年时间累计探明页岩气储量超过9000亿立方米。
- "页岩气开发成本高 探矿权受到资本热捧"
"8月18日,在四家竞买人进行了200余轮竞价后,拍卖师在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敲响了中国页岩气探矿权拍卖全国第一槌:贵州省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12.9亿元的价格,竞得了正安县安场镇(含安页1号井)的页岩气探矿权。此次通过拍卖出让页"...
- "页岩气革命加快迈入产业化商业化生产阶段"
"影响全球能源格局的页岩气革命,在我国加快迈入产业化商业化生产阶段,中国成为与美国、加拿大鼎足而立的页岩气生产大国。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于海峰15日在此间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经过多年勘探开发实践,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四川盆地及周"...
- "湖北宜昌鄂宜页1井页岩气有望成为新的工业气田"
"据中新社报道,中国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于海峰8月15日在北京透露,2016年中国页岩气产量达到了78.82亿立方米,仅次于美国、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位,页岩气、煤层气迈入产业化商业化生产阶段。其中,四川盆地及周缘累计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7"...
- "页岩气从热潮到寒冬 “两桶油”能否热情重燃"
"技术、回报率、开发模式等难题是政策和资本对页岩气开发之路迟疑徘徊的“拦路石”。2012年,页岩气第二次招标引起国内众资本追逐,“两桶油”开始重视页岩气开发。此后,页岩气招标“冻结”。然而,就在这个时期,“两桶油”在页岩气产量上竞速,不断刷新"...
- "2018年2月液化天然气进口399万吨"
"2月液化天然气进口399万吨,同比增长68.5%。2月炼焦煤进口291万吨,同比降32.8%。2月柴油出口104万吨,同比降21.1%。中国2月进口小麦8万吨,同比降67%。中国2月玉米进口"...
- "山西省:2018年1-2月原煤产量12472万吨"
"山西省统计局消息,2018年1-2月,山西省规模以上原煤产量12472万吨,同比增长1.5%。1-2月,山西规模以上煤炭工业增加值下降0.8%,增速较2017年全年回落4.4个百分点。1-2"...
- "2018年1-2月锡盟煤炭铁路外运量达1548.5万吨"
"1—2月份,煤炭市场持续向好,锡盟煤炭铁路外运量达1548.5万吨,同比增加500.3万吨,增长47.7%。其中:锡市煤炭外运量达591.4万吨,同比增长50.0%;西乌旗煤炭外运量达597"...
- "朔州市:2018年2月原煤产量为1082.06万吨"
"朔州市煤炭工业局11月2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2月份,朔州市原煤产量为1082.06万吨,环比减少152.68万吨,下降12.37%,同比减少48.81万吨,下降4.32%。2018"...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烦请联系QQ:307333508,或在线反馈、link@china1baogao.com、0755-83970586,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