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 Uber 来说这也算不上失败,甚至从长远来看还是好事情:因为 Uber 可以继续把司机当成自由职业者。对于司机来说也不算什么大胜,因为平均每人仅拿到几百美元的补偿,以及对 Uber 多一点的透明性。
以 Uber 为代表的共享经济(或者叫零工经济)的核心是服务平台只需要为服务提供者的服务支付费用,不需要承担这些人其他方面的成本或者福利开支。这对于平台的利润显然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加州和麻省的 Uber 司机在集体诉讼案中认为自己算是 Uber 的全职员工,所以在不载客的时候,他们的花费和损失应该由雇主 Uber 来承担。当然他们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现在有很多司机其实干的全职的专车司机。但如果 Uber 司机被认定为 Uber 全职员工的话,Uber 的损失可就大了,因为这将意味着 Uber 要增加一大笔人力成本开支(社保、最低工资保障等),会直接影响到这种商业模式的盈利水平。所以尽管 Uber 在这两起诉讼案中貌似损失巨大,但司机仍然是自由职业者地位的认定让 Uber 暂时维持了可能的盈利水平,以及 625 亿美元第一大估值的合理性。
不过,Uber 还不能高兴得太早。因为此案虽然已经结案,但地方法院并未最终确认 Uber 司机的身份。
虽然如此,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点,人类司机的前途可能还是会很黯淡—一旦无人车技术走向成熟并且排除了政治障碍,司机这个职业也许都会消失了。而类似的职业危机,并不仅限于司机这一种。
- 女乘客遭优步司机殴打 客服回复:赔3元代金券
- 万里扬拟26亿收购奇瑞变速箱 公司质押股权高达
- 大众汽车与美监管方就解决“排放门”达成协议
- 大众用“史上最大规模回购”解决“检测门”
- 上汽集团寻求业务突破 去年净利增长6.51%
- 长安汽车无人驾驶晚于自动驾驶量产
- 三菱陷油耗造假致使股价暴跌
- 西安快递员被暴打致骨折 圆通:将用法律维权
- 乐视发布超级汽车LeSEE 主打智能互联概念可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