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商业计划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10万份行业报告 ·丰富成功案例

解读汽车企业双积分政策 核心接棒财政补贴

运输设备  2017-10-9 15:25:01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人类真的要终结汽油车的寿命吗?前一阵子,大伙儿可能都热议过这个话题。而就在国庆放假前,一个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大政策正式出台,这个大政策就是“双积分”!于是,双节假期行内朋友聊天,热议的不是汽油车何时寿终正寝,而是新能源汽车的火爆行情。

  “双积分”是个什么东东?这个词您可以参考这个文件:9月28日工信部等五部委发布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这个办法共有40条具体内容,还有五个附件。其内容之专业、规定之严谨细致,恐怕大多数读者都很难读得下去。即便是专业人士,讲出来恐怕大家听着也索然无味。麻辣哥尝试用通俗的语言,给大家聊一聊“双积分”政策的前世今生,可能会有于助您了解这一政策制定的背景,实施的意图以及对利益相关方的影响。

  “双积分”的核心是接棒财政补贴,推动“后补助时代”电动汽车发展
  

  说“双积分”之前,先要交代一个大背景。那就是,诞生130多年的汽车产业,如今已经站在了全方位变革的历史关口。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趋势不可阻挡,而支撑上述变革的核心就是电动化。

  其实,电动汽车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在世界上出现了。1901年,爱迪生改进了镍铁电池,并将其用在电动车Detroit Electric上,官方宣称续航里程可达130公里,并在测试中跑出340.1公里。纽约时报称更安静、更清洁、更经济的电动车是“最理想”的车辆,当时,美国总统塔夫脱、威尔逊都曾拥有过电动车。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前,西方发达国家又曾经出现过两轮电动汽车的热潮,但都无疾而终。当时,最核心的支撑论据是“石油枯竭论”。现在大家知道这个论断基本不靠谱。其实,当时真正相信的人也没多少,很多程度上是配合油价涨落以及资本市场炒作的需要。

  如今的这轮“电动汽车热”,跟以往完全不同。怎么个不同?用句老话说:时代不同了!

  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催生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AI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技术,给并不年轻的电动汽车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电驱动带来的动力传输、操控和分配上的天然优势,更大的乘员舱和动力舱布置空间,全新的平台架构等,都给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打开了一扇宽阔的大门,也给新材料等各种前沿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对燃油车排放日益严苛的要求,让电动化成为车企绕不开的技术解决方案。直至大众“排放门”事件,攻破了欧洲这个传统燃油车的最后一个堡垒,电动化从此更是不可阻挡。

  特别要指出的是,这轮电动化浪潮的推动者不是西方发达国家,而是中国。原因大家也许都听说过——在传统燃油车领域我们再怎么追赶,很多核心技术始终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而我们依托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发展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将给中国汽车工业后来居上创造难得的机遇。

  于是,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而且,从“十二五”规划开始,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就拿出了数十亿真金白银,先后支持了“千城万辆”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试点,以及购买电动汽车的“国补”、“ 地补”两级财政补贴。大多数限制购车的大城市,还对电动汽车上牌、限行等提供了“超国民待遇”。

  抛开补贴实施过程中出现个别车企“骗补”、少数城市地方保护等问题,2015年和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迅速做大,连续两年超过50万辆,位居全球第一,电动汽车产业链和充电基础设施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渐成气候。

  但是,问题来了。在一个规模小、成本高、社会配套资源不健全的新产业发展之初,在全球都没有成功大规模商业化先例的情况下,用财政补贴、特殊政策支持电动汽车发展,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引领全球行业发展趋势,我们已经非常成功。但接下去怎么办呢?尤其是补贴逐渐退坡,直至2020年全部取消之后,电动汽车发展靠什么推动呢?

  其实,在新能源汽车顶层设计中,早已有了解决方案。在“后补助时代”,继续推动车企有发展电动汽车的持续动力,靠的就是“双积分”这个法宝。所以,一句话,“双积分”政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接棒财政补贴,继续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

  “双积分”借鉴自欧美,但对电动汽车的推动力却远大于欧美

  所谓“双积分”,指的是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和新能源汽车积分。第一个积分,针对的是传统内燃机汽车。2016年1月1日起执行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和《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规定,我国乘用车平均油耗,将从2015年实现6.9升/100公里逐年下降至2020年的5.0升/100公里。

  至于具体到一家乘用车企业,它的几十上百种车型的平均油耗如何计算、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又是如何产生,这里面涉及一系列复杂的评价方法、指标和计算,对统计学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自己钻研,麻辣哥这里就不献丑了。简言之,平均燃料消耗量的实际值低于达标值产生正积分,高于达标值产生负积分。正积分可以按照80%或者90%的比例结转后续年度使用,也可以在关联企业间转让;负积分可以使用本企业结转或者受让的平均燃料消耗量正积分,或者使用本企业产生或者购买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抵偿归零。

  要满足政策对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的要求,车企只能不断采取直喷增压、高压缩比、油电混合动力、轻量化等新技术,并大幅降低发动机排量。当然,推出这一政策,客观上也支持了电动汽车的发展。

  第二个积分,是新能源汽车积分,当然针对的是新能源汽车,具体指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政策规定,年度生产量或者进口量达到3万辆以上的乘用车企业,从2019年度开始设定积分比例要求,其中:2019、2020年度的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10%、12%,2021年度及以后年度的积分比例要求另行公布。

  比方说,一家乘用车企业在中国的年销量有100万辆,那么在积分配额制度的规定下,到2019年,就需要有10万分的新能源积分,如果按照一辆续航里程在350km的纯电动车为5分计(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记2分,纯电动车按照续航里程的不同计2-5分),该企业就需要卖出2万辆新能源汽车。如果自身销量达不到,则要向别的车企购买积分,否则只能削减传统燃油车的产销量。

  也许你会问,如此设计精巧的“双积分”是谁最先想出来的?其实,这还真不是咱们的原创,而是参考欧盟的碳排放限额政策和美国加州的零排放政策后的产物。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介绍说,欧盟的碳排放限额政策,简单地说就是制定分阶段的汽车碳排放限额,先达到要求的企业有优惠,晚达到的企业要罚款。该政策直接鼓励节油减碳,间接鼓励电动汽车发展。而美国加州的零排放政策,是分阶段规定所有进入加州市场企业的零排放车辆比例,也就是电动汽车的市场销售比例积分,达不到积分要求的企业需要购买其他公司的积分。

  这个政策,是直接鼓励电动汽车发展,实际上起到鼓励先进的作用。比如,丰田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普锐斯,在加州就卖得很好,而且还卖积分挣钱。特斯拉汽车也是靠卖积分才达到盈亏平衡的。

  我国的双积分政策,实际上是这两种政策的叠加,但其对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作用,却远远大于欧盟和美国。

  那么,我国出台“双积分”政策,谁会是最大受益者?对消费者又能带来哪些影响?麻辣财经明天将推出下篇,咱们且听下回分解。

 

 

责任编辑:S963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烦请联系QQ:307333508,或在线反馈、link@china1baogao.com、0755-83970586,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吴波:反思社会主义财富观和当今社会现

28日,一组主题为“年纪越大,越没有人会原谅你的穷”的推广文案刷爆朋友圈。其商业动机不言自明,想让大家关注理财...[详细]

舒富民: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各

从明天起,“国庆+中秋”的8天长假将正式开启。届时,肯定会有数以亿计的人携家带口,前往心仪的目的地游览休闲。随...[详细]

宋清辉:ICO这种虚拟货币更类似于众

“我不知道地狱里的哪路妖魔鬼怪被唤醒了,我们的子孙毫无疑问会嘲笑我们这个时代人类的疯狂,在我们这个时代郁金香花...[详细]

贾康:2022年这一指标将超过GDP

最近,关于中国债务的话题持续升温。前不久,IMF在年度审议中表示,中国经济在未来三年的增长将快于预期,但原因是...[详细]

季晓南:深化国企改革实现提质增效

一、国有企业与供给侧改革的内在联系国有企业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联。使国有企业在供...[详细]

王禁:“双积分”新政相比征求意见稿变

今年6月份,工信部发布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表示将会对...[详细]

深圳运营机构:深圳市三胜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华南地区运营总部:深圳市福田中心区中国凤凰大厦1栋19A 邮编:518035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2213881 22272131 22903580 22210820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业务咨询QQ:1559444945 2786811657 2786123997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传真号码:0755-28749841

Copyright © 2004-2018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