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商业计划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10万份行业报告 ·丰富成功案例

李虹含:中国互联网银行管理方式上不同于传统银行

金融投资  2017-7-26 14:00:43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互联网银行

  中国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在企业管理与管理方式上不同于传统银行,根据里斯·斯金纳(2015)的概念界定,中国仅有两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与网商银行,上述两家互联网银行与三家民营银行于2015年同时开业,互联网银行在发展上呈现出与传统银行不同的发展路径与策略。

  一、中国两家典型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现状

  微众与网商银行的营业收入均是2015年的10倍左右,实现扭亏为盈仅用了一年时间,这与传统银行经营多年才盈利的情况有所差别,其主要业绩表现、发展优势与困难如下。

  (一)网商与微众银行2016年营运表现

  截至2016年末,网商银行2016年营业收入26.36亿元,净利润3.15亿元(2015年网商银行营业收入2.52亿元,净亏损6874万元),资产总额约615亿元,同比增幅103%。其中,贷款余额约329亿元,同比增幅351%;累计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879亿元,服务小微企业客户数277万户,户均贷款余额约为1.5万元;资本充足率为11.07%,服务小微企业的数量突破270万家,农村金融产品——旺农贷覆盖全国近2.5万个村庄,其整体贷款坏账率不到百分之一,贷款的资金成本在百分之四到百分之五之间,农村金融服务覆盖了全国二十七个省。网商银行依据自身的客户资源与现有数据平台来设计与实现互联网金融产品,将已有资源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其依托支付宝、淘宝、天猫等平台信息,将平台上的客户发展为其银行业务对象,因此规模增长显得更为迅速。

  微众银行2016年营业收入为24.5亿元,其中,利息净收入为18.4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5.6亿元,实现净利润4.01亿元(2015年营业收入为2.3亿元,其中利息净收入为1.95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2660万元,2015年为亏损5.8亿元)。营收与利润大涨,主要源自核心产品“微粒贷”放贷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16年末,“微粒贷”产品累计发放贷款1987亿元,笔均放款约8000元。微众银行在具体业务层面从消费金融、财富业务、平台金融三个层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消费金融层面,微粒贷日均贷款余额500亿,利率0.05%,不良资产率不足0.4%;财富业务使用微众银行APP服务大众理财领域,包括QQ8.53亿和微信8.46亿用户,业务规模超过160万用户,交易规模7371亿,资金来源于QQ和微信储蓄用户,储蓄存款1000亿;平台金融业务推出微车贷主要为平台用户提供车辆借贷需求,包括优信二手车等平台,业务规模在55亿元左右。

  (二)网商与微众银行的优势所在

  1、金融业务模式和金融交易方式创新


  网商与微众银行是对原有实体银行经营模式的一种颠覆,对原有实体银行柜台与网点业务进行了较大的拓展。因为互联网银行没有网点与柜台,同时不需要客户的财产担保,所以网商与微众银行的主要经营模式是通过大数据与互联网评级来发放信用贷款。

  网商与微众银行最大的创新就是通过互联网连接一切金融业务,对互联网平台上面的资源进行金融整合。

  这种业务模式降低了银行的开办成本,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传统银行通过铺设大量网点提高市场占有率,而互联网银行却没有网点与物理柜台,开业成本的节约非常显著,网点建设与管理费用也极大降低;客户也获得了更多的时间、空间自由地使用互联网金融业务。

  2、金融交易的效率在互联网模式下显著提高

  由于网商与微众银行的客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办理银行的业务,意味着银行服务对于空间、时间和地点的要求都不再需要。只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来办理银行的业务且并不需要柜台服务人员的专门服务。这种交易模式提升了银行业务的操作处理效率。

  3、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在互联网模式下得到有效提升与保障

  由于网商与微众银行的所有业务都按照计算机模式和大数据的程序来运转,没有人为主观因素掺杂其中,对所有客户的审核都通过计算机来完成。无论是刷脸、开户的方式,还是对于客户交易数据信息的积累都大大提高了银行业务处理的效率。

  (三)网商与微众银行发展存在的难题

  网商与微众银行存在一些比较关键性的瓶颈也无法回避。

  1、监管要求仍需进一步明朗

  根据目前的监管政策,客户开立银行账户等都必须进行面签,网商与微众银行的创新与一些现行征信、信贷管理等监管制度有违背之处,监管制度障碍困扰着网商与微众银行的发展。但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下发的《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开立个人人民币电子账户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未在银行柜台与个人见面认证开立的电子账户,被界定为弱实名电子账户,可通过远程进行开户。征求意见稿对银行远程开立账户提出框架性意见,是适应互联网银行变革创新的开创性制度改革。但是目前操作上仍存在着一些歧义,仍需进一步加强指导。

  2、信用风险管理方面使用非传统信贷数据引争议

  由于网商与微众银行在贷款方面提出使用信用管理模型概念,腾讯技术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其对用户信息的获取不仅包括财务数据,还有社交网络数据。但是如何将社交网络数据转换为可以贷款的金融信息仍然存在着技术瓶颈,国内国外未有可参考的标准。互联网技术及互联网金融行业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在于将现有网络数据转化成较为有效的互联网金融数据,并通过互联网金融数据建立有效的信用风险防控模型。

  二、国外互联网银行发展借鉴

  互联网银行在国外又被称为是“直销银行”(Direct Bank),SecurityFirst Network Bank为1995年成立在亚特兰大的最早的互联网银行。目前经营状况较好的是美国的EverBank、英国的First Direct等银行。国外的直销银行与中国的直销银行差别之处在于:第一,国外直销银行从成立到运营基本独立于传统银行,而国内直销银行基本脱胎于国内的传统商业银行;第二,国外直销银行是纯粹互联网银行,不设线下网点,这与微众和网商银行类似,但是脱胎于传统商业银行的直销银行仍有意铺设实体网点。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互联网银行快速增长,但随着21世纪初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大量互联网银行被兼并收购或破产倒闭,传统银行却在实施网上、网下业务兼营之后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互联网银行并没有如人们预期的一样成为当今银行业的主流业务,从美国开始倡导的无现金化社会并没有实现。首家互联网银行SFNB于1998年关门歇业并被加拿大皇家银行收购。

  当前发展势头良好的国外互联网银行ING DirectUSA、EverBank、First Direct等均具有如下的共同点:一是对人群的准确定位。例如:ING Direct USA经过详细调研后将直销银行的客户锁定为中等收入人群和传统金融服务不满的人群。这一定位使其客户数量快速增长;二是新兴互联网银行以新颖方式获客。如BOFI(Bank of Internet USA)针对精通科技的年青一代,利用“Bank X”推出金融科技类银行,此类银行拥有酷炫的界面和更高的收益,通过推出Mobilebanking、Email banking、Messagebanking等渠道吸引了大批的年轻消费群体。

  美国互联网银行发展的主要经验及对中国互联网银行发展的启示有如下两点:一是网络银行销售金融产品应该尽量简单。美国的金融消费者尽管素质较高,但一些金融产品宣传不到位或设计复杂仍然误导了美国的金融消费者,在网上销售金融产品会使消费者选择错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例如翼展银行(Wingspan Bank)在增加金融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偏好的过程中增加了金融产品结构设计的复杂度,不仅使其经营成本上升也使消费者大量流失,令其经营陷入困境;二是做好金融产品的合规与风险控制。互联网泡沫与2008年的次贷危机都源于科技或金融不受约束的过度扩张。在2008年后美国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大多依据《多德费兰克法案》、美联储与金融消费者保护相关机构的法律法规进行产品研发设计与金融消费者教育,使互联网银行业务有效合理地补充了实体银行,使传统银行获得了良好的发展。

  三、中国互联网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中国互联网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

  1、零售业务与对公业务发展不平衡


  微众银行的大部分存款、贷款业务均来自零售,特别是产品微粒贷占其资产端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较高,同时,QQ与微信储蓄存款为其负债端存款的主要来源。

  传统商业银行经营中有“无零售不稳、无对公不强、无同业不富”,对于互联网银行来说同样适用,过度倚重某一项业务,必将使其他业务产生业务短板。特别是对公业务作为商业银行发展的重点,需要互联网银行加以重视。

  2、同业负债占比过高

  从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的负债结构来看,其中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拆入和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项占比都比较大。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的资金来源并不是储户,而是同业业务,这与互联网银行与传统同业竞合的理念相一致。但是同业负债来源易受货币政策、利率市场环境的影响,特别是随着金融去杠杆、MPA考核与近期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当中关于“金融风险”问题的多次提示。同业业务已成为传统商业银行经营过程当中即将收缩的板块。如果互联网银行过度依赖此作为负债来源,风险仍然较大。

  3、获客渠道过度依赖平台流量转化

  网商银行与微众银行分别通过淘宝、支付宝、QQ、微信等原有巨型流量入口获取客户。两家银行在线下也声称不设置任何一家实体网点,但从消费者的体验上来讲,无论互联网和移动手机端如何发达,都无法取代人与人之间当面交流所能产生的信任,对于金融交易也是如此。私人银行等高端金融服务仍然需要私行客户经理的当面服务与咨询才更容易令客户产生信赖感。而这也是互联网银行在未来发展过程当中亟待考虑的一个问题。

  (二)互联网银行未来发展的对策

  1、继续扩大零售业务的占比优势

  网商与微众银行靠零售起家,在未来发展中也需继续保持其在零售业务方面的绝对优势,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Fintech手段更加有效地服务于金融消费者。为零售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弥补传统金融机构在服务效率、体验方面的不足。

  2、转型数据银行与传统金融机构联合

  互联网银行的优势与传统银行相比主要集中于金融消费者信息获取、收集、软件客户体验、金融科技使用等方面;而传统金融机构的优势则在风险控制、人工经验、网点布局等层面。如果两种类别的金融机构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各自使用自身的优势,互联网银行负责数据搜集、整理、提取,实体银行负责对公、营销与实地业务鉴证。两种类别银行优势的互相融合将可以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3、集中力量打造“小而美”的产品

  根据国外互联网银行的经验,过于复杂的金融产品在网络上销售,既不符合消费者的金融产品消费认知观念,也不符合金融监管对于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原则。中国的互联网银行需要创设更多简单、明了又符合监管要求的金融产品(类似于余额宝、余利宝等)。监管对于金融消费者风险等级评定及风险接受程度的要求,也迫使互联网银行必须简单化、明了化金融产品设计。为客户提供更加简便、快捷获利的金融产品。

  总之,当前中国互联网银行的发展欣欣向荣,但仍存不确定性,需要汲取国内外互联网银行发展经验着意在法律合规、产品设计、科技优势等方面加大关注力度,继续扩大互联网银行在Fintech方面的优势,朝着风险更低、收益更好、客群更广的新型银行发展。

 

 

责任编辑:S603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烦请联系QQ:307333508,或在线反馈、link@china1baogao.com、0755-83970586,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盘和林:私募行业不能因为“私”字不能

乐视“失火”,殃及私募众多“池鱼”。近日,有关乐视违约、私募申请冻结乐视网股票的消息引起各方关注。此次乐视违约...[详细]

项兵:科技救国已成过去式 人文救国的

当下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也是创业与创新的时代。一系列颠覆式科技,正不断带来社会变革。创新涵盖的领域非常之广,不仅...[详细]

吴晓灵:中国为什么能从贫穷走向富强呢

改革开放让中国从四十年前的一个贫困国家变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从1978年的685美元变成了2016...[详细]

甘犁: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明显 机会不均

中国经济目前在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核心都是消费不足和储蓄率过高的问题。这些年国家用了很多办法来促进消费,...[详细]

赵红军:“一带一路”对中国经济发展是

当前,世界经济、社会、政治和区域发展进程中最热门的讨论,当属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了。目前...[详细]

韩汉君:数字货币应当是法定货币的数字

随着比特币的交易价格迭创新高,数字货币正在成为学界、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热门话题。从吸引公众注意力的角度来看,将比...[详细]

深圳运营机构:深圳市三胜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华南地区运营总部:深圳市福田中心区中国凤凰大厦1栋19A 邮编:518035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2213881 22272131 22903580 22210820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业务咨询QQ:1559444945 2786811657 2786123997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传真号码:0755-28749841

Copyright © 2004-2018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